杜麗莎

上海車企複工:走出方艙的工人,已重回生產線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地方   来源:娛樂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家電資訊-家電新聞-行業新聞,作者:編輯】4月19日,時隔22天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宣布複產複工,陳曉成為首批返廠的8000名員工之一。離開家的前一晚,簡單收拾好衣物、被子,反複確認過所要攜帶的證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行業新聞,作者:編輯】

  4月19日,時隔22天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宣布複產複工,陳曉成為首批返廠的8000名員工之一。離開家的前一晚,簡單收拾好衣物、被子,反複確認過所要攜帶的證件後,陳曉才敢準備睡去。“核酸和抗原證明是必須要帶的,而且非常嚴格,要提供近7次的全部證明。”

  這次複工來之不易。作為國內的汽車重鎮,當上海的各大企業受疫情影響停擺,整個汽車產業鏈也隨之被波及。隨著上海市經信委發布首批複工複產企業“白名單”,身處上海的車企也紛紛開始封閉式生產,而如何讓整車廠以及汽車零部件供應廠安全複工複產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截止4月30日,據上海經信委所公布的信息,白名單中的企業複工率已超八成。上汽、特斯拉等整車企業連續實現整車下線,相關零部件配套企業也陸續複工。

  而在這背後,從猶豫不決的普通工人,到尚未完全恢複產能效率及供應物流的工廠,距離真正回歸正軌,仍然還需要時間。

  離開方艙的工人重回生產線

  雖然車企陸續宣布複工,但工人到崗是擺在眼前的第一道障礙。上汽集團員工陳大雷還記得,返工前,除了要準備多次核酸與抗原的雙陰性證明,為了能把自己從小區接出來,同事還向小區值守人員準備了多達十幾份的相關文件。

  在陳大雷的感知中,如今向前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小區肯定不允許任何人出來,居委會和保安也怕擔責任。”其他給小區居委會出示的全部文件,也都由廠裏領導親自辦理。

  即便如此,對於這些普通人而言,沉默不語的背後也充斥著各種擔憂。

特斯拉員工進入工廠  來源:視覺中國

  特斯拉員工進入工廠

  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針對不同區域的疫情情況,上海將全市劃分為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根據陳曉的說法,本次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參與複工的人員均來自管控區和防範區,“封控區是不能返回工作的。”

  不過在新增感染人數仍然高位運行的當下,和公司的急迫生產之間,不少符合條件的員工仍覺得左右為難。“在自身確認陰性的情況下,如果有人選擇不去工廠上班,則會被視為主動辭職。”

  對於這些人來說,即便有所顧忌,但在“不上班就沒地方吃住”的真實困境麵前,還是會如期抵達工廠。在陳大雷看來,促使大家回到工廠的,不是公司的硬性規定,也不是網上所說的一天400元的補貼,而是這份工作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一位來自上海汽車供應鏈廠商的員工告訴未來汽車日報,自己所在的工廠裏,有不少臨時合約工人,他們大都來自上海周邊的省市,經由本地的勞務公司介紹進廠上班,“很多人都是中學、職高剛畢業就來了,不想在老家,所以來上海闖一闖。”

  對於初來乍到的年輕人來說,這份工作的好處顯而易見。“包吃包住,一般工廠都分廠房和生活區,生活區裏麵有小賣鋪、食堂,還有花園、台球廳一些場所供娛樂用。”

  這次疫情,也讓這群年輕人萌發了逃離上海的想法。簡丹所在的工廠是特斯拉某屏幕主板供應商,3月底,隨著自己所在的生活區,連續三天有員工確診為陽性,作為密接人員,簡丹和其他同事一起被安排到浙江的一家酒店進行隔離。

  14天隔離結束後,確定為陰性的工人們又被拉回工廠繼續工作,不少人則想要直接回家。對於他們而言,由於屬於臨時工,在工廠外並無住所,回到廠區意味著,“要麽睡在工廠,要麽回到生活區”。由於人員密集,選擇後者可能還會有再次被感染的風險。

複工後簡丹選擇睡在廠房地下室  來源:受訪者供圖

  複工後簡丹選擇睡在廠房地下室

  來源:受訪者供圖

  回到工廠後,簡丹選擇了前者。在廠房裏,每天都會有核酸檢測,這讓她感到些許安心。不過代價是,自己隻能用紙板當作床墊,睡在工廠流水線正下方的地下室中。腰酸、腿疼無法避免,她慶幸離開宿舍前,“還帶了一條毯子能夠墊著”。

  不過好在收入仍算得上可觀。簡丹告訴未來汽車日報,複工人員每天的工資會按雙倍發放,周末按三倍算,“每天工作10.5個小時,比之前多了半個小時,但因為物料有限,所以也不太忙。”

  複工之後,供應鏈仍是問題

  上海超級工廠複工之初,特斯拉官方曾表示,其廠區內部零部件庫存仍足夠支撐一周左右的生產運轉,工廠也將在複工後3-4天內實現單班滿產。

  而另一邊,根據蔚來創始人李斌“一輛車差一個零件都沒法生產”的說法,對於車企來說,顯然複工複產不單單隻是自己馬力全開,還取決於零部件庫存以及物流供應鏈是否暢通。

  從首批複工複產的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來看,近4成都與汽車產業鏈相關。包括特斯拉、上汽集團在內的整車企業,以及均勝電子等汽車零部件企業位於上海市的工廠都在積極地複工複產。

  “特斯拉中國的工作進展非常驚人。”4月23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都忍不住感慨道。不過身處供應鏈一線的人們,仍然能夠感受到想要回歸正軌的艱難。

  簡丹所在的廠房為特斯拉主板的主要供應產線,此前因為疫情傳播,導致各個流水線均有工人感染,廠房也不得不停產兩周之久。

  複工後,工廠決定調配其他流水線上的工人進入該廠房支援,優先保證這條最為重要的產線恢複單班滿產狀態。因為前期還需要進行產線操作培訓,“剛上手操作肯定不熟練,產能下降了最少一半。”

  生產效率無法如期提升的關鍵在於人手不足。作為整個廠區最大的工廠,正常情況下,簡丹所在的廠房有10000名左右的員工進行生產工作。而在近期複工後,簡丹發現,自己所在的樓層僅有1000多名員工,“全部加起來肯定也不到5000人”。

  而在同一工廠的吳峰發現,不少從陽性轉陰的同事們已經相繼回到生產線上,並向關鍵產線輸送了兩批共計上百名工人支援複產。

  簡丹表示,五一假期過後,廠房的產能有望能提升到單班滿產狀態,不過由於工人們住在工廠內部,無法實行疫情前的雙班製,“所以產能肯定沒法完全恢複。”

來源:視覺中國

  來源:視覺中國

  產能雖然無法迅速恢複如初,至少仍然在生產。但做好了運不出去,則是當前困擾著供應商們的另一重問題。

  位於浙江的一家車企供應商告訴未來汽車日報,之前向上海工廠輸送原材料,貨物運輸物流都外包給了貨運司機車隊,而現在由於從上海往返需要隔離14天,“多加多少錢都沒有司機願意給上海送物料了,而且其他原材料工廠也有停產的。”

  一位上海車企的員工表示,雖然公司在努力推進整車生產,但由於上下遊的零部件供應商無法及時供貨,導致產線的生產裝配仍然無法如期完成。

  實際情況是,卡在物流的不隻有身處上海的車企和供應鏈企業。由於物流鏈受阻,直接導致位於江蘇常州和安徽合肥的理想、蔚來工廠的生產交付受到不小的影響。

  從結果來看,理想汽車在4月的交付量僅為4167輛,環比降幅超過六成。蔚來汽車的成績為5074輛,環比下降49.2%。

  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解釋稱,由於受到長三角疫情的影響,位於上海和江蘇昆山等地區的部分供應商無法供貨,“有些供應商甚至完全停工、停運,導致現有零部件庫存消化後無法繼續維持生產,這對理想汽車4月份的生產造成很大影響,導致部分用戶的新車交付延期。”

  而身處疫情中心的特斯拉旗下兩款車型的交付進度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特斯拉中國官網信息,Model Y交付周期為10-14周,而Model 3的交付周期則達到了20-24周,準車主們需要等待長達半年之久。

  不過在艱難的努力中,還是有好消息傳來。5月5日,據路透社報道,一份內部備忘錄顯示,特斯拉計劃從5月16日起在其上海工廠實行兩班製,盡可能使其工廠產量恢複到之前的水平。

  (注:文內受訪者陳曉、陳大雷、簡丹均為化名)

分享



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鍋燒鴨網   sitemap